激情的岁月

欢迎报考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奋进的旋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

  • 余梦婕
  • 14614 次点击
  • 2023-03-27 17:08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咨询电话:023-61879023

Ø学院简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学院按照“以群建院”原则,围绕全国双高学校重点专业群-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产业链的关键核心岗位,由原机械工程学院和智能制造学院部分核心重点专业强强整合而成的一所二级学院,院内专业具有办学历史悠久、成果积淀厚重、国内影响突出等特点。学院专业重点对接重庆汽车领域内的模具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产业链中的关键核心技术:模具数字化设计、智能工装设计、多轴编程与加工、工业机器人控制、智能传感器检测与控制、工业大数据分析、3D打印等为主攻方向开展人才培养和技术研究,打造复合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创新人才。

学院专业特色鲜明,行业优势明显,连续七届当选“全国机械行业指导委员会模具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设有模具设计与制造(国家级专业示范点专业、“双高”模具专业群核心专业)、数控技术(国家示范专业、“双高”模具专业群支撑专业)、机械设计与制造(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双高”模具专业群支撑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国家示范业、“双高”模具专业群支撑专业)、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重庆市骨干专业、“双高”模具专业群支撑专业)、智能控制技术、焊接与自动化等7个专业。学院所属的“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群”(含5个专业)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重点建设项目,竞争力位列重庆地区第一,全国领军,在全国具有突出影响力。

学院名师大师汇聚,办学成果丰硕。现有教师12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4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7人,硕士学位教师52人;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电子自动化技术创新团队1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数字化设计与制造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1个,重庆市高校创新研究群体1个,市级教学团队4个,机械行指委领军人物1人,全国技术能手7人,入选重庆市英才计划1人,重庆市教委巴渝学者计划1人;获得了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重庆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连续两届全国“模具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工艺”大赛、首届机械行指委模具智能制造综合应用赛项承办单位,近五年共获得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奖40余项,其中一等奖10余项。

学院教学资源完备,实训基地全国一流。拥有“智能制造公共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等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实训基地,以及“重庆市模具应用推广中心”、“3D打印工程中心”等7个市级实训中心,联合西门子、费斯托、DMG等世界知名企业共建了“自动化技术中心”、“数字化先进制造技术应用中心”等4个应用中心,共有70多个实验实训平台,拥有DMG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高精密设备,设备总价值1亿余元。

近年来,学院大量毕业生在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安集团、重庆机电集团等单位实现了优质就业,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8.11%,学生满意度98%,用人单位及学生就业满意度均大大高于重庆市平均水平。

 

Ø专业简介

l机械设计制造类:包含机械设计与制造、模具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专业

v机械设计与制造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设计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产品质量检验工程技术人员、产品质量管理工程技术人员、项目管理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岗位群,能够从事机械产品设计、生产工艺编制与工装夹具设计、数控编程与加工、设备安装调试与维护、产品检验与质量控制、项目策划与管理、技术服务以及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工作岗位:机械零件测绘设计、二维绘图、三维绘图和造型设计、生产现场管理、加工工艺编制、工装夹具设计、质量检测与控制、普通车床和铣床操作、数控车床和铣床操作、加工中心操作等。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计算机三维造型、机械设计基础、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机械制造装备设计与实践、机器人应用技术、数控加工与编程、3D打印技术及应用等。

v模具设计与制造

【培养目标】

本专业围绕模具智能制造产业链,对接模具数字化设计、模具成型性模拟分析、模具制造、工业机器人控制等关键岗位群,培养适应专用设备制造业的行业需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扎实的模具设计与模具制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中等复杂的模具设计、成形(型)工艺编制、数控编程、模具制造、模具装配与调试、模具使用与维护、模具销售、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等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

主要工作岗位:模具设计工程师、CAE分析工程师、注塑(冲压)成型工艺员、数控编程员(CAD/CAM软件应用工程师)、模具制造工、钳工、车间技术管理员、模具销售员、产品检验和质量管理员等。

【主干课程】

机械制图、计算机三维造型、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与实践、模具制造工艺、模具逆向工程技术、模具数控加工、模具CAD\CAM、成形性模拟分析CAE、压铸模设计、工业机器人编程等。

v数控技术

【培养目标】数控技术专业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数控机床操作、机械加工工艺编制与实施、多轴(车铣复合)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数控系统连接与调试、产品质量检验等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工作岗位:机械产品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工艺编制与实施”、 “多轴(车铣复合)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数控系统的连接与调试”、“智能制造单元(产线)维护、管理和销售” 、“产品质量检验”等岗位工作。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电工电子技术、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液压与气动技术、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CAD/CAM应用技术、零件切削加工工艺及装备、车铣复合及多轴加工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智能制造技术、机床与数控机床、数控机床电气控制、PLC应用技术、传感器与测试技术、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与维修等。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智能制造生产线工艺仿真、机械产品数字化制造与管控等知识,具备产品虚拟装配与逆向设计、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产品数字化加工、产品协同设计与管理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产品数字化制造、生产线运行与产品质量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工作岗位:机械工程技术人员、机械冷加工人员等职业,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制造工艺设计及验证、数字化设备操作、智能生产线现场管控、产品质量检测与控制等岗位(群)。

主干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与装备、工业机器人应用技术、智能制造导论、产品数字化设计与仿真、产品逆向设计、产品数字化制造工艺设计、生产线数字化仿真技术、数控编程及零件加工、数字化生产与管控技术应用、数字化检测技术等。


l自动化类:包含电气自动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专业

v电气自动化技术

【培养目标】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面向装备制造业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和技术第一线,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勇于创新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与优秀的职业素养,掌握现代电气控制技术领域基础知识,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及综合职业能力,能够进行电气设备、电子产品和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维修及设备电气控制系统的自动化改造、技术改进与技术管理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工作岗位:自动化设备安装与调试、自动控制系统运行与监控、自动控制系统维护与检修、简单自控系统的设计与改造、供配电系统运行与维护、自动化产品销售与技术支持等。

主干课程】《电工电子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C语言程序设计》、《电机及电气控制》、《PLC原理及应用》、《单片机应用技术》、《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组态软件及触摸屏技术》、《供配电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控制网络》、《MES系统应用》等。

v工业机器人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培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爱国情怀、自主创新创业意识、高度社会责任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优秀的职业素养,面向制造业的技术一线机器人技术人员,掌握工业机器人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机器人编程及集成能力,能够承担机电设备、工业机器人、自动生产线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管理、技术改进与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工作岗位:面向装备制造行业、汽车行业、摩配产业、电子产业等从事工业机器人生产、调试、编程和系统集成等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 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机械工程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制图及AUTOCAD、三维建模技术、液压与气动技术应用、电机及电气控制、PLC原理及应用、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工业机器人编程、工业机器人夹具设计与仿真、智能生产线数字化集成与仿真、机器人技术、工业控制网络、组态软件及触摸屏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等。

v智能控制技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的电气工程技术人员、可编程序控制系统设计师、设备工程技术人员职业群,能够从事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装调、维护维修,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方向】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集成应用、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装调及维护维修、智能制造控制系统的售前及售后服务等相关工作。

【主干课程】《电工电子技术》、《C语言程序设计》、《工程制图》、《三维建模技术》、《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PLC原理及应用》、《变频及伺服应用技术》、《组态软件及触摸屏技术》、《工业控制网络》、《自动生产线安装调试》、《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生产线数字化集成与仿真》、《智能控制系统集成实习》、《智能控制系统与工程》、《MES系统应用》等。